【商業演化史】過去十年交易所跨境收購的失敗史

【商業演化史】過去十年交易所跨境收購的失敗史

昨日港交所發聲明指擬用296億英鎊(約2867億港元)收購英國倫敦交易所,但今日《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表示,英國政府或阻止是次收購,因為它對英國的金融基礎設施構成了過於關鍵的影響。這次收購能否實現仍是疑問。

其實,過去十年,世界各地的交易所也有提出過跨境收購的動議,但最後都因為國家介入的原因而失敗。我們來簡單回顧一下:

2010年,新加坡交易所曾經提出收購澳洲證券交易所,兩家交易所合併後,預計將成為全球第五大上市證券交易所,並為亞太區第二大上市交易所。不過,澳洲政府於2011年4月8日正式否決這項合併建議。澳洲政府表示,這筆交易對澳洲這個資源豐富的太平洋國家只有很少好處,並增加了澳洲失去其清算和結算系統控制權的風險。

2011年,倫交所曾試圖收購加拿大最大交易所——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當時倫交所宣布已同意與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母公司TMX集團合併,希望創建一個市值為5.9萬億美元的合併後實體。新的證券交易所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市值比納斯達克市場高48%。不過,是次交易未能獲得TMX集團股東最低67%的選票批準後終止。其中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提出的關於外國控制清算系統的擔憂引發了拒絕。

2011年,德意志交易所與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達成合併協議,將締造全球最大的金融交易所集團。不過在2012年2月1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稱,鑒於是次合併有可能引發歐洲金融衍生品市場交易的壟斷,歐委會正式否決兩個交易所的合併申請。2012年2月2日,紐交所發佈聲明說,在歐盟委員會否決了這項併購案後,其與德交所集團已終止雙方簽署的合併協議。

2017年,德國交易所嘗試與倫交所合併,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當時港交所對此密切關註,並有可能通過競價的方式阻止雙方合併,避免誕生一個更加強大的競爭對手。後來此事因德交所和倫交所併購未通過歐盟審批告終。

到昨日,港交所擬收購倫交所,港交所CEO李小加稱這次收購有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港交所對倫交所傾慕已久,若兩者結合將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跨國聯姻。港交所按目前市值計算,是全球第三大交易所集團,市值達3080億港元,倫交所則是歐美時段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是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的領軍者。如果是次收購成功,將會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的一次重要結合。然而,英國政府真的會容許是次收購進行嗎?一切還有待觀望。

過去十年,交易所跨境收購充滿著失敗的案例,往往充滿政治和監管障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擔心外國人將接管珍貴的國家資產,或者收購將使合併後的公司在金融市場中擁有壟斷定價權,於是被監管機構所阻止。

Graphic/ Text: Business Digest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