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奧運光環背後 暗藏蝕錢魔咒? 巴黎能否擺脫宿命?

品牌故事
【品牌故事】奧運光環背後 暗藏蝕錢魔咒? 巴黎能否擺脫宿命?

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2024巴黎奧運)即將在七月中揭開序幕,你將會看到於巴黎鐵塔下的沙灘排球賽、凡爾賽宮內的馬術競技賽、公路單車選手於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三世橋衝線,而上屆獲得花劍金牌的張家朗,將會於1900年建成的巴黎大皇宮力爭衛冕。這個夏天,浪漫的巴黎將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注滿了熱血和活力。

然而每一屆盛大的奧運,背後除了運動員的努力,還有以金錢堆砌而成的宏偉場館與盛大儀式。不少主辦國家及城市為舉辦奧運而大灑金錢,但華麗宏大的運動場館卻在奧運過後無人問津,又有主辦城市因奧運債台高築、納稅人須還債30年,更有國家因奧運的巨額支出而加劇財務危機。究竟「花都」巴黎的奧運又能否擺脫「蝕錢」的下場?

奧運超支常見 蒙特利爾奧運膺「超支王」

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自2016年起發表「牛津奧運研究」(The Oxford Olympics Study),並不時在2016年版本上,更新及補充研究內容和結果。根據於今年5月發布的「牛津奧運研究 2024 」,上屆東京奧運實際支出為137億美元*,與當初預算的73億美元相差甚遠。

同一份研究顯示,自1976年起各城市舉辦的夏季奧運,平均支出為80.4億美元*,平均超支約195%。其中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更成為歴屆超支代表,該屆奧運最終花費了71億美元*,超支約720%。71億美元開支,僅包括奧運儀式、奧運場館建設、場地工作人員薪酬、運動員住宿等運動相關開支,並未把主辦國家及城市的道路、機場或鐵路的改善與建設等基建設施成本計算在內。

1976蒙特利爾奧運的主場館Big O(被戲稱為「Big Owe」,意為「大​​欠債」)更成為「大白象工程」的經典案例。該場館不但未如設計般,擁有有效的可伸縮天幕,其建設進度更嚴重延期。作為Big O一部分的「蒙特利爾塔」(The Montréal Tower)要到1987年(即蒙特利爾奧運後的11年)才完成。該市的納稅人為了Big O背負了約15億美元債務,直至2006年(即奧運舉辦30年後)才還清。而Big O在2006年的最終成本約為14.7億美元,約為其1970年預算金額的10倍。

諷刺的是,1976蒙特利爾奧運在財務上的失敗,反而造就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在財務上的成功。多國見證了蒙特利爾因奧運而負上巨債,紛紛退出申辦1984年奧運,使洛杉磯成為唯一申辦城市,並因此在籌辦奧運的預算上有更多話語權。洛杉磯並沒有像其他城市一樣大規模興建新場館,比賽大多於現有場館進行,大大減少了開支; 加上當時的電視轉播費大幅提升,佔了受益的大部份。最終,洛杉磯奧運獲得逾2億美元的盈餘。

計及基建成本 北京奧運成最貴夏季奧運?

洛杉磯在1984年的成功,讓各國重拾申辦奧運的熱情,然而各國又再陷入大灑金錢興建各類設施的情況。根據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於2016年發表、2021年更新的的研究《The Economics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 ,其數據顯示,由1998長野冬奧至2020東京奧運期間,共12屆的夏季及冬季奧運,每屆的估算開支(包含基建及長遠城市建設等開支)均超過10億美元#。2008北京奧運為史上最貴夏季奧運,其估算開支達527億美元#,當中包含鋪建新路、修建新機場,以及處理空氣污染的費用。

至於最貴奧運頭銜,則落在2014索契冬奥手中。由於該屆冬奥的場地近乎從零開始建設,約597億美元# 的估算開支中,大部分為興建比賽場地費用。而估算花費近187億# 的雅典奧運,亦被很多研究視之為希臘國債危機的成因之一。

奧運後運動場館使用率低 維護費驚人

由於國際奧委會(IOC,下稱奧委會)對比賽場地有嚴格要求,使興建奧運場館成為辦奧的必然開支。宏大華麗的場館,興建費用龐大;然而奧運過後,場館卻出現使用率低、維護費驚人的困境。

2004雅典奧運主場館 —— 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在奧運結束後,一直有舉行體育賽事或其他活動。然而,上年4月該場館因未有通過專家安全檢測而須關閉復修,希臘總理基里亞科斯曾公開指,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已經20年沒有進行維護。

主場館以外,其他賽事場館狀況更惡劣。2014年,有媒體到希臘跟進奧運場館,在奧運舉辦10年後的設施情況。跟進結果發現,當地大量奧運設施處於荒廢狀態,​​​​例如沙灘排球館長滿了植物、位於室外的游泳主場地,其座位嚴重受損等。

2017年初,媒體在2016里約熱內盧奧運(里約奧運)舉辦半年後,走訪當地不同設施與場地,發現結果與雅典類似。不僅奧運村丟空、水上運動中心破敗兼水池乾涸、高爾夫球場使用率極低,連里約奧運主場館兼2014年世界盃比賽場地 —— 馬拉簡拿運動場,在當時亦淪為無人管理的半廢棄狀態。可幸的是,馬拉簡拿運動場未被完全廢棄,會用作舉辦演唱會等大型活動,亦曾在2020年及2023年兩度用作南美自由盃的決賽場地。

2008北京奧運亦有類似情況,賽艇場地乾涸、棒球場廢棄等。連地標式建築、北京奧運主場館,俗稱「鳥巢」的國家體育場,亦因使用率低,曾被《紐約時報》於2010年拍下「鳥巢」荒蕪的一幕。「鳥巢」雖時有承辦文娛體育大型活動,但其低使用率與高維護費皆為人所詬病。

「外交關係協會」經濟專家 James McBride在2016年曾估算,2000悉尼奧運主場館(澳洲體育場;現稱「雅高體育場」)的每年維護費達3000萬美元#,而北京「鳥巢」的保養費用則達到1000萬美元#。而2014索契冬奧後,當地政府每年用於償還債務及場館維護的費用估計更高達10億美元#

減建新場館 巴黎奧運預計能收支平衡?

縱然奧運能帶來門票收入、轉播權收入、廣告商贊助費等收益,卻無法完全彌補舉辦奧運的巨大開支。根據瑞士洛桑大學的研究1, 自1976年起各城市舉辦的夏季奧運,僅1984洛杉磯奧運、1996亞特蘭大奧運及2000悉尼奧運錄得財政盈餘。

及後亦不時出現城市退出申辦奧運的情況。布達佩斯、漢堡及羅馬分別退出申辦2024年奧運;2022年冬奧亦只剩北京及哈薩克的阿拉木圖姆繼續申辦。國際奧委會在2017年決定讓奧運申辦城市巴黎及洛杉磯,分別成為2024及2028年的奧運主辦城市。

為減輕主辦奧運城市的財政負擔,奧委會於2014年提出「2020奧運議程 (Olympic Agenda 2020)」,並於申辦2024年奧運時執行。該議程提出減少舉辦奧運費用、容許城市使用現有運動場、永續方案及增加透明度等。今屆的巴黎奧運只新建了三個場館,其他場館均為臨時或現有場館。

減建新場館、翻新已有場館外,2024巴黎奧運亦嘗試將比賽場館與觀光景點結合,在不少知名地標、旅遊景點設置臨時場地。例如沙灘排球賽事,將於巴黎鐵塔下臨時搭建的「艾菲爾鐵塔運動場」舉行;馬術比賽將會於​​凡爾賽宮內所設的臨時戶外競技場舉行;劍擊和跆拳道項目則在巴黎大皇宮舉行。

評級機構標普全球於今年3月發表報告指,由於2024巴黎奧運有近95%場館是已有建築或只需輕微翻新,認為本屆奧運不會對法國造成長遠的財政損害。巴黎奧運只新建了三個永久設施,奧運村、水上運動中心及一個羽毛球及體操場館 ,合計共18.01億歐羅(折合約19.83億美元)。標普預計本屆奧運開支大約為100億美元,當中設施建造與翻身成本及營運開銷各佔約一半,而這個金額遠低於過去兩屆奧運的開支。

今年5月,巴黎奧運籌備會首席執行官Étienne Thobois曾表示,預計本屆奧運至少能夠達到收支平衡,與過往2屆的奧運相比,變化明顯。然而,巴黎奧運最終能否避免蝕錢?一切有待奧運閉幕後,掀開帳簿計數方有答案。

註:
*數據來自「牛津奧運研究 2024」,金額以2022年美元計算,並包含通賬調整
#數據來自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於2021年發表的《The Economics of Hosting the Olympic Games》,估算金額按2021年美元計算,並包含通賬調整
1瑞士洛桑大學Martin Müller、​​David Gogishvili及Sven Daniel Wolfe發表的《The structural deficit of the Olympics and the World Cup: Comparing costs against revenues over time》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