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拆解】名人效應之於盛事經濟有用嗎?
港府這年來力谷盛事經濟,由請美斯進行表演賽,到邀請各地名人來港打卡、開幕,致力營造出「盛事之都」的香港品牌形象。除了香港之外,各地政府也紛紛爭相邀請明星到訪舉辦活動,如新加坡投放巨資爭取成為Taylor Swift在東南亞的演唱會獨家站。究竟不惜斥巨資去邀請這些名人到訪當地可以如何推動經濟,所謂「盛事經濟」又真的能「回本」嗎?
盛事經濟的作用
根據香港政府所宣稱,大型國際活動對於旅遊、酒店、餐飲及零售等行業有顯著推動作用,粗略估算每增加150萬名遊客,可使本地生產總值(GDP)增長約0.1個百分點。盛事經濟對旅遊業的影響尤為明顯,表現可直接反映在酒店入住率、當地消費以及航空交通的增加。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2019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期間,相關酒店的入住率較平時提高了約15%。此外,大型活動期間的經濟活動,如美食節、音樂節等,也可直接推動地方的消費與稅收。
其次,從就業角度來看,大型活動的舉辦需要大量的人手支持,從場地設置、安保、餐飲服務到後勤支援,這些都暫時增加了就業機會。例如,香港的文化及體育活動,如巴塞爾藝術展,不僅增加了藝術行業的工作機會,也帶動了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對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推廣而言,盛事經濟也有重要作用。大型國際活動如Formula 1賽車或世界級音樂會,都能夠提升城市的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和商業活動。這種品牌效應雖然難以量化,但對於提升城市的全球競爭力無疑是有益的。
出動名人就能成功?
在香港以外,新加坡不惜工本吸引國際巨星Taylor Swift在當地舉辦演唱會,就成為全球矚目的盛事經濟案例。泰國總理曾爆料指出,新加坡政府以一共1800萬美元(約1.4億港元)贊助Taylor Swift六場演唱會,條件是她不能在其他東南亞國家演出。雖然新加坡後期澄清相關金額並不屬實,惟承認的確有向演唱會提供贊助,料想實際金額也不會出手太低。
新加坡此舉雖然引來東南亞其他國家不滿,但細想卻並不稀奇,畢竟Taylor Swift的威力曾令專家創造出「Swiftonomics」一詞,意思指由Taylor Swift所帶動的經濟效應。在演唱會在當地舉辦前,專家預計其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億美元,包括門票銷售、旅遊消費和周邊產品銷售。,周邊商品如T恤、紀念品等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統計,演唱會期間,相關商品的銷售額增長了近30%。
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專家指出,所謂「Swiftonomics」有可能是被誇大了。BBC以Taylor Swift演唱會澳洲站為例,指出當地七場演唱會所售門票數量超過57萬張,是新加坡站的近兩倍,但報導引述畢馬威(KPMG)首席經濟學家Brendan Rynne博士表示,估計有超過九成觀眾是本地人,而外國遊客才有助推動消費。
就Taylor Swift演唱會新加坡站而言,馬來亞銀行(Maybank)表示,估計消費者支出可能高達3.5億新元,但這項預測的前提是有70%觀眾來自外地。至於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的數據,演唱會當周,新加坡的國際旅客數量比平常增加了約20%,酒店的平均房價和入住率均有顯著提升。不過無論如何,此類活動增強了新加坡作為國際活動首選城市的形象,有助於長遠吸引更多國際盛事和提升城市品牌價值。
然而,盛事經濟也存在風險,例如香港在今年年初就出現「美斯之亂」(Messi Mess)。該事件中,美斯所屬的國際邁亞密隊宣佈在2月4日與港隊進行表演賽,打著「球王」旗號,吸引了約四萬名球迷入場。但原定是香港打造盛事經濟的重頭戲,美斯卻全程並無上場比賽,引發公眾強烈不滿,主辦方Tatler Asia最終更表示會為觀眾提供50%退款。事件為香港惹來不少國際媒體的關注,貽笑大方,影響形象。
不過「美斯之亂」的失敗,未阻港府對於名人效應的追求,各路明星、藝人、KOL、甚至王子的臉孔相繼出現在市民的視野內,務求令香港變得「星光熠熠」。香港若真能成為充滿活力的盛事之都,自然是一樁美事,但相關風險和可持續性也要得到充分考量,而非藥石亂投、舉辦一連串活動就能「以量取勝」。政府在追求名人效應與舉辦盛事時,必須平衡經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制定周全策略並謹慎執行,方能確保盛事經濟達到長期成功。
撰文:元天屯Taylor Sw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