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可持續發展趨勢下,植物肉於香港仍有市場嗎?

商業熱話
可持續發展趨勢下,植物肉於香港仍有市場嗎?

守護明日之餐桌:可持續發展下植物肉的香港市場趨勢

熱潮過後,植物肉的香港市場趨勢如何?
熱潮過後,植物肉的香港市場趨勢如何?

植物肉在數年前打進香港市場,有如平地一聲雷,從小食肆到連鎖快餐店都紛紛想打進植物肉市場。然而,隨著疫情爆發,植物肉銷售陷入低迷,行業龍頭 Beyond Meat 股價更下跌 9 成。到底網紅「植物肉」只是短期回溫,抑或已過時?可持續發展下植物肉的香港市場趨勢如何?Business Digest 為你詳細分析。

市值縮水近 95% 植物肉大勢已去?

截至 2023 年 6 月,植物肉行業龍頭 Beyond Meat 近日股價跌至發行以來的新低。Beyond Meat 早期曾獲里安納度・迪卡比奧、甚至比爾・蓋茨的青睞,股價自公司在 2019 年上市以來一直飆升,公司市值更一度突破 140 億美元,如今股價卻大幅下跌約 95%,公司最新市值約為 8 億美元。

植物肉市場萎縮,大眾對植物肉熱情消退
植物肉市場萎縮,大眾對植物肉熱情消退

有市場分析師指出,雖然大眾對肉類消費品的道德議題關注度提升,但人們對於植物肉製作時所產生的碳排放亦日漸擔憂。縱使各大企業包括雀巢等均如饑似渴地投入到植物基合成肉的開發市場, 推出多款素肉預製食品,然而消費者卻不太買帳,至今植物肉仍只佔全球肉類市場的 1%。

分析預期,除非植物肉能夠在質地、味道、價錢上取得突破,以更加接近真正的肉類,否則植物肉的消費群最後只會僅限於素食者,不太可能撼動肉類製品的市場份額。此外,利用動物幹細胞培育的替代品亦將為市場帶來衝擊。

轉戰中式食品 植物肉香港市場的策略

植物肉潮流推手之一、素食公司 Green Monday 在 2020 年委託市場調查研究機構 Ipsos 進行的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素食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有近四分之一(23.7%)港人有素食習慣,屬於「彈性素食者」,較 2016 年及 2014 年的調查結果高。而彈性素食與全素食的人口亦躍升至 34%,意味著全香港有超過 250 萬人有素食的習慣。

相較於 Impossible Foods、Beyond Meat 的明星植物肉產品如牛肉、漢堡扒等,在亞洲,植物肉的中式餐飲市場更受資本家的熱捧。植物肉燒賣、植物肉餃子等商品的開發,折射出植物肉渴望攻入亞洲市場的野心。相較於牛肉,在亞洲家家戶戶端出的家常菜餚幾乎都以豬肉為主,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的總豬肉消費量高達 5 千多萬公噸。

在香港以植物豬肉打響頭炮的 OmniPork 新豬肉,近年在餐廳、食肆被廣泛使用,品牌推出的仿豬絞肉、肉絲等亦讓大眾能日常烹飪中活用至多種菜式,使人們在飲食習慣,以及口味上更容易接受素食。相較於漢堡、牛扒,豬肉在中式料理上的可塑性更高,譬如有些中菜廳便引入植物豬肉,開發仿咕嚕肉、素糯米雞等菜式,鼓勵食客支持植物肉可持續發展之餘,亦能滿足口腹之慾。

植物肉趨勢不明朗?可持續餐桌文化席捲飲食界

全球植物肉的熱潮快速消退,現況顯示,比起是否植物製,人們更關心仿製肉類食品是否真正健康的選擇。縱使植物肉主打健康,但不少產品為了模仿真肉,加入大量添加劑及鈉。根據《哈佛健康雜誌》指出,植物肉的鈉和飽和脂肪含量都較真肉高,而卡路里亦與真肉相近,更重要的是植物肉比真正的肉還要貴。

比起植物肉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人們更關心其是否健康
比起植物肉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人們更關心其是否健康

那麼,除了植物肉,飲食界對於可持續發展還作出了哪些回應呢?餐飲界指標米芝蓮近年便增設了米芝蓮綠星,藉此表揚在永續發展上有貢獻的餐廳。這些餐廳需要對環保有一定堅持,並且與注重永續的供應商與生產者合作,減少浪費。譬如有些獲得綠星的餐廳就會直接與種植者、農夫、漁夫合作,確保他們採取再生方式種植、畜養,與天然資源共存,取之有道,並且用之有度。使用植物肉還是香港市場趨勢嗎?在可持續發展下,植物肉尚有商機嗎?相信還需等待植物肉進入市場才能定奪。


即刻follow我地Facebook同Instagram,隨時接收最新資訊!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