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教育生還者 「系統性打沉」式的教育
學以致用,對大多數人來說似乎是遙不可及。
從「系統性打沉」說起
我那個年代的教育,乃至於現時的教育,某程度上是一種「系統性打沉」:打沉你的創意;打尋你的好奇心;打沉你的自信心。
只要你和眾人想法不同,你就有問題;只要你的答案和標準答案不同,你就要被扣分;別人成績高你一分,便等於高你一等。
近年年青人的難處
從年青人口中,他們都遇到無法學以致用的處境。不是所讀科目難以謀生,就是學校幫助學生就業資源甚少。
當年青人問學校尋求就業幫助的時候,學校又會答:「這裏不是職業訓練所」。既然如此,那麼學校又為什麼要分科分系,何不乾脆全部讀文學和哲學?
推卸責任的極致
又有一些學院做到推卸責任的極致:在某個學科開學的第一天,老師便對所有學生說:「你們讀這科在社會上是沒有出路的,就趁早想想後路吧!」
其實並不是這一科沒有出路,而是只要老師把所有學生打沉,全部學生在畢業之後都不入行,學生有多少斤兩便永遠沒有人知道,那麼老師便可以 hea 教,絕對是「求求其其整幾皮」。
跳不出想像局限
又有年青人對我說:我尋求學校的職業輔導,他們總是建議我當一個公務員,教師或者 NGO 員工。
學校作出這樣的建議也難怪,因為這些都是教員本身最熟悉的範疇:未試過做 SLASH 的人,很難建議別人做 SLASH;一生從事公務的人,也可能覺得金錢是萬惡,商業社會是險惡。
結語
要啟發一個年青人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啟發者必須本身已被啟發,而且常識非常豐富,閱歷甚廣,包容性強,更能夠放下身段,讓年青人挑戰其論點。
既然如此,倒不如當一個切割器,把所有人才都當成木材,切割得一模一樣,那麼便既無風險,又易管理,不是嗎?
當然,當中也會存在一些「教育生還者」,在被切割成一模一樣木材的之後能夠重新發芽,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可惜的是,這種生還者,在現實上是少之又少。
筆者簡介
半宅職薯 -
創業家、企業培訓師。 深信創業有得教,管理有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