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的25週年,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1997年至2021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由約1750億美元上升至3657億美元,期間增長超過一倍。
人民銀行與國際結算銀行簽訂人民幣流動性安排,兩銀行共同指定一個新的儲備金池計劃,包括香港金管局在內共六間中央銀行各出資不低於150億人民幣,該計劃向參與的中央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持。
香港人才流失問題持續,財務匯報局日前公佈新一份財政年度報告,在過去財政年度整體員工流失激增至30%,較上一年度增加了10個百分比,當中,會計及法律人員流失率尤為嚴重。
早前就有研究報告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勞累的城市,Instant Offices就對亞太地區的國家及地區的工作時間、年假以及在工作中的快樂程度進行研究,當中香港的工作快樂程度只有28%,是亞太地區第三不快樂。
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發表全球生活費用研究報告,香港四度蟬聯全球生活費用最貴城市,主要受到環球通脹以及港元強勢影響。
會計師公會在本月初低調在網站公布,與美國專業會計機構U.S. 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s Appraisal Board(IQAB)的互認協議將於年底到期,並不會獲得延長。
花旗銀行發表新一期的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2021年全港擁有千萬港元或以上淨資產的「千萬富翁」達到43.4萬人,按年下跌15.7%,佔全港相關年齡人口7.4%,即是每13名港人就有1人為千萬富翁。
宏利在去年11至12月在大灣區城市對超過1500名20至54歲居民進行關於保險意向和需求的調查,結果顯示,96%內地訪客表示,會於通關後6個月內到訪香港,70%內地客擬通關後來港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