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的調查報告,全球超過60%的企業正在採用人工智能(AI)或將其融入業務中,但只有23%的企業在多個業務功能上都採用了AI,而這對於發揮AI的全部潛力至關重要。
AI的興起令眾人產生危機感,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取代。
Z世代的年輕人正積極追隨人工智能(AI)潮流,將這項技術應用於工作中,但他們卻不敢向上司分享這一點。
英國電信巨頭BT(英國電信)宣佈,將於2030年前裁員多達55000人,佔全部員工約42%,以削減成本。
人工智能(AI)在掀起熱潮的同時亦引發部分人憂慮。
根據《韓國經濟新聞》報導,韓國兩大科技企業巨頭Samsung與Naver將合作開發生成式人工智能(AI)芯片。
生成式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面世後,知名漫畫《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也曾利用ChatGPT獲取靈感來源。
在人工智能取代越來越多重複性工作的世代,人們要設法維持自身的競爭力。
Google於 I/O 2023開發者大會上宣佈,其旗下生成式人工智能(AI)機械人Bard由先前僅於英美地區開放試用,變成即日起全面開放予逾180個地區使用,惟當中並不包括香港、中國。
自人工智能(AI)掀起熱潮後,有人看好AI發展可推動人類進步,亦有人認為應對其加以規管,甚至停止發展AI技術。
根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成都醫雲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將推出中國首位AI(人工智能)醫生「medGPT」,稱它可診斷約3000種疾病,覆蓋8成以上的成人疾病、逾9成0至12歲的兒科疾病,不過產品目前仍處於內部測試階段,擬於本月內正式發佈。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制裁促使中國科技企業加速研發不依賴美國晶片的AI(人工智能)技術,涉及科企包括華為、阿里巴巴和百度。
自人工智能(AI)ChatGPT面世後,其母公司OpenAI亦因為聲名大噪,他們於2月推出收費版ChatGPT後亦深受歡迎,成功為公司增加收入。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不斷進步,不少人預計他們將陸續取代人類的工作。
在這科技發達的時代,科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不可或缺的一環。
隨著人工智能(AI)成為熱潮,市面出現越來越多不同的AI商品。
知名雲端儲存服務商Dropbox加入裁員潮,Dropbox表示,因雲端業務增長放緩,將裁減16%人手以節省成本。
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最新一項研究調查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AI)對客服人員有相當大的幫助。
美國科技公司OpenAI旗下的AI(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面世後,各大企業、機構爭相追趕AI熱潮。
《Mashable》等外媒傳出消息,微軟將Twitter從其廣告平台中刪除。